白兰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分布范围 » 守住ldquo白兰花rdquo
TUhjnbcbe - 2021/8/12 0:09:00

对于栀子花白兰花的记忆,大概从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有了。

那时候,经常能在路边遇到卖花的老婆婆。总是端个小木板凳,前面放个小竹筐,上面铺一层群青色扎染的蓝布,布上整齐地排着两朵一束的白兰花,和做成手环状的栀子花。

奶奶拉着我的小手,每逢遇到卖花的,就会给我买,大约是一块钱一束,白兰花上的细铁丝绕成一个环,刚好能扣在我领口的纽扣上。奶奶说小姑娘要香香的,走到哪都是花香。后来在我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年岁里,这股花香竟就流淌进了我的生命里。

也在我不自知的年岁流逝里,卖栀子花白兰花的老婆婆变少了。

但是,各类网红店的兴起,流转的霓虹光彩,让我并没有及时意识到这点。

只是某天高中放学,我沿着淮海路闲逛,视线从粉色的布朗熊专卖店移转下来,是一位白发老婆婆微躬的侧影,她坐在小木板凳上,前面是一个小竹筐,她手里拿着一点白白的小小的东西,认真地编着,很多化着妆的年轻姑娘拿着奶茶从她边上欢笑着走过。我的眼睛像被沙子刺了一下。

双脚是不受控制地就向她走过去。我用上海话问她,阿婆,白兰花多少洋钿啊,她抬起头看看我说,一束三分洋钿,两束五分。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么便宜啊。

毫不犹豫就买了两束。把花别在领口,香气扑鼻,一瞬间像回到了小时候,有种阳光绽开的感觉。突然想起自己以前有一阵把qq昵称改为白兰花,被人嘲笑说傻。我很不屑,他们闻过吗?就算闻过,他们懂吗?

后来还去买了多次。我常常愿意在老婆婆身边多留一会,陪她说说话,但是又找不到话题,于是每次都变为在不远处静静地看她。我很固执地认为,所有卖栀子花白兰花的老人,一定都心地淑良,与世无争。

再后来,我的朋友告诉我说,这位老奶奶上微博热搜了。

我一时突然紧张,因为觉得上热搜的多数不是什么好事。后来一看,是一段对她的采访视频。视频里,阿婆说来卖花,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找人说说话。

她还说:“我是这个样子想的,一个人做人做每一桩事,要有坚持到底的信心、决心、耐心、恒心,终会胜利的,你没有吃苦的精神,做事都做不好的,所以我要么不做这个事情,做这个事情我很坚持的,不管下雨也好,刮风也好,我也会去拿了卖的,我也做得心安理得。”

阿婆说得有些哽咽,但却坚定。我看完视频以后呆了很久,一面想着,她终于不再是我一个人欣赏的老人了,现在会有更多人知道她。一面想着,原来她比我想象的还值得被欣赏。

解放前,佩戴白兰花的习惯被苏州人带进老上海。“栀子花——白兰花——”的苏州民谣被传唱了很久。在罕见香水的年代,白兰花成为了太太小姐们的奢侈品。

如今,就价钱来说,三块五块根本不算什么。人们定义的奢侈品,也绝不会有白兰花的身影。

但是,当你静静地看着那些小心翼翼编着花的老婆婆,看她们小心地掀开白纱布,露出下面新鲜水灵的白色花朵,看她们坐在川流不息的市井街道边,从白天到黑夜,从晴天到雨天,几十年如一日地送出花香,让花香渗透到无数人的梦里,你又怎么能说它只值三块、五块呢?

有一次,我骄傲地和我一个朋友说,等我老了,我也坐在路边卖花。她笑嘻嘻看着我,问我,你吃得起这苦吗?说着轻松,但要你风雨无阻,赚的还少,你坚持得了吗?

我愣了一下,回答不上来。

*图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守住ldquo白兰花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