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艾平清雅白玉兰处处梅花香 [复制链接]

1#
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9454.html
↑点击上方“齐齐哈尔文艺”
  艾平年考入齐齐哈尔市话剧团学员班,在多名考生中仅录取25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从此与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真正把她推到主演位置、展露艺术才华的当数话剧《野草》,为了演好二芹这个角色,她把自己的情感和身心完全融入了角色中,为了真实表现女主角二芹酒后的心态,从未喝过酒的她硬着头皮喝了几盅,最终找到了酒后的感觉,使整个表演真实准确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正是因为她对表演艺术的全身心投入,该剧在省内外获得多项大奖。


  为了向更高的艺术境界发展,年,已是30岁的艾平,离别了丈夫和刚满2岁的女儿到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进修班深造。她刻苦求学,不断地用中外大师的表演艺术理论充实自己,2年的学习,使她开扩了眼界,演技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教授说她“非常会在舞台上调动演员的真情实感”,“基本功好,表演路子对。”


  毕业前,她回到剧团排演《一人头上一方天》。在剧中她扮演女主角柳青青,从18岁讨饭女一直到年近50岁的女企业家,时间跨度30余年,这是一个命运坎坷感情复杂难度很大的角色。为了把握人物的多个年龄段的特有个性,她把心全部用在了剧本上,无论在剧团排戏,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揣摩角色,看到大街上有人很像自己演的角色,便跟在身后细心观察人家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一个步态,一个眼神都不放过,看见电视中有类似的情节,就马上进入角色用心琢磨……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我就像着了魔似的。”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艾平通过精心演绎和心灵外化的造型,成功地塑造了活灵活现的柳青青,给观众留下了长久难忘的记忆,她的表现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谈到让齐齐哈尔话剧团和艾平本人都获得如潮好评的《风刮卜奎》,作为团长的艾平深有感触地说:“在许多人看来,国家级的大剧院每年创作出一部堪称精品的剧目不是一件难事。可是对于市级院团来说确实难上加难,八十年代我们创作了《野草》、九十年代推出了《一人头上一方天》、进入21世纪我们要做什么?第一次与编剧张明媛商谈合作意向时,我们是不谋而合、一拍即成。准确的说这十年间我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子劲儿,一股要打翻身仗的劲头。我们共同生在这片黑土地,对它多年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情感。于是,酝酿在作者脑海里近十年的《风刮卜奎》这股‘风’,由此便‘刮’起来了。”


  由艾平饰演的“德平”是《风刮卜奎》的主人公,她是这座城市性格的象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决定着这里的人们特有的文化传承和气质品格,她豁达、开朗、坚韧、包容。艾平说:“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我并没感到畏惧,而她的难度在于年代跨度比较大,要从年轻的少妇演到百余岁的老人。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怎样把一个女人的一生准确、生动、鲜活地演绎出来。这的确很难。每场换景的时间很短,在这期间还要换服装、发式,每一幕就是一个年代,演员这个时候应该是比较忙乱的,灯光一起,演员马上就要转到下一个年段的人物状态中去。这对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更是一种历练。


  从艺几十年来,艾平始终如一的勤奋和对戏剧事业永不改变的热爱,终于攀上了中国戏剧事业的最高峰,成为梅花奖得主。回眸来时路,艾平感慨万千:“当静静坐下来,思考回味这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也是蛮有意思的。第一个十年,因为年轻,完全是本色的,平时因少言、内向,所以被分配的角色大都是文静的、贤惠的、含蓄的,如果导演要求大叫或大哭几声,完全会不知所措,没有一丝感觉;第二个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也丰富了一些,加之积累了很多艺术实践的经验,开始有了要尝试改变戏路的想法,于是根据戏的需要,去寻找在生活中本不属于我的节奏、不属于我的性格,努力地追求在舞台上的表演要有张力、有力度;第三个十年已在过程中,每看到一台好戏,某一个好演员,都会激动得难以入眠,年轻的演员们赶上了好机遇。她们有形象、有文化、有悟性、天资聪慧、勤奋上进,我突然发觉已过不惑的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太多。在艺术创作上我自认为算是一个有追求的演员,‘德平’的塑造让我体验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活法儿,如何面对艰难、如何面对荣辱、如何面对不幸。可以说演员在塑造角色的同时,也是在塑造自我、丰富自我,它让我们提高表演技艺的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生活视野,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懂得生活、热爱生活。”


  艾平,年出生,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委员、副调研员,市话剧团书记、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荣获市首届文艺奖“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


  先后在话剧《保尔柯察金》《阿混新传》《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哥仨和他们的媳妇们》《结婚前后》《悬崖》《野草》《一人头上一方天》《最后一夜》《任长霞》《雷雨》《风刮卜奎》《陈玉霄》,小品《亲情》《街事》《捉鬼》《西瓜夫妻》等,电影《老兵》《大喜之家》,电视剧《能媳妇》《一个女法盲的悲剧》《济南战役》《小小飞虎队》《青青河边草》《庄稼院里的年轻人》《小镇法官》《圈套》《我们十七八》《欢腾的阿沦河》《黑金子》等40多部大型话剧、小品和影视剧中担任主要和重要角色。主演的话剧《风刮卜奎》获得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十三届“文华优秀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首届(戏剧表演)学院奖最佳剧目奖、最佳主角奖、第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主演的其它剧目还获得文化部第八届“文华表演奖”、第四、七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文化部新剧目奖、东北三省首届小品比赛获“十佳演员奖”、东北三省戏剧调演表演一等奖三次、获黑龙江省“精品工程奖”两次、六次获得黑龙江省表演一等奖。年当选为中国共产*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