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卷A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秩序(zhì)迭起哺育(bǔ)颠沛流离
B.祈祷(qǐ)烦琐镐头(ɡǎo)轰轰烈烈
C.镶嵌(qiàn)荒辟契约(qì)惊心动魄
D.猥琐(wěi)萋萋炽热(zhì)据理意断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夏天南方洪涝灾害很严重,当时爸爸正在那里出差暂时回不来,我和妈妈在家里忧心忡忡,却毫无办法。
B.看着我和妈妈的嬉笑,爸爸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容。
C.《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D.大兴安岭到了三四月还是冰天雪地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看到眼前的照片,我不由想起过去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C.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D.*中央重视并大力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江西为革命、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突出贡献。
②我想,百年“红色中国”应该看江西。
③因为,憨厚的江西老表大气磅礴地演绎了属于江西、属于中国的最为激情澎湃、最为血气方刚的历史。
④有人说,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
⑤江西是红土地,这是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土地。
A.④②⑤③①B.④⑤③①②
C.①④⑤②③D.①②⑤③④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B.当潇潇雨下,夜色深沉的时候,长安街像一条静静的长河。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他的表情很怪,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哭。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余干①旅舍
刘长卿
摇落②暮天迥③,青枫④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⑤。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⑥?
①余干:唐代饶州余干,即今江西省余干县。②摇落:零落。③迥(jiǒnɡ):高远的样子。④青枫:一作“丹枫”。⑤背人飞:离人而去(飞)。⑥捣寒衣:指旧时缝制寒衣,用棰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砧声。
6.下面对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心情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轻松欢快
B.缠绵悱恻
C.凄清孤寂
D.惆怅悲愤
7.下面对这首诗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了。
B.这首诗景物描写十分丰富,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
C.“独鸟背人飞”,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背时,蕴含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
D.尾联中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发了他满怀的悲愁痛苦。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陆九渊①,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无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③,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诵伊川④语,自觉若伤我者。”又曰:“伊川之言,奚为⑤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①陆九渊: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②何所:为什么。③总角:古代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借指童年。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⑤奚为:为什么。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往古来今/曰宙
B.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
C.他日读/古书
D.闻人诵伊川/语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及____________
(2)类____________
(3)省______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无穷际,父笑而不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中的哪些事例可以说明陆九渊自幼好学?请你概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自缘身在最高层。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一览众山小。
(4),隔江犹唱后庭花。
(5)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6)葱茏苍翠的树木给人无限生机,随风飘落的花瓣让人感动不已,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触景生情,用“,”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5分)
大别山幽兰
赵主明
兰花品种很多,有剑兰、惠兰、吊兰、蝴蝶兰、君子兰等等。
我最爱大别山幽兰。大别山幽兰,生长在大别山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静静地延续着一个山野庞大的族群。
路,通到了大山里;人,流向了城市里。城里人好花,山里人需财。有需求就有供给,每年,都有大批兰草被挖根断苗,出山进城,转换着户籍。
幽兰离开了幽居,寄寓于庭堂,便消退了那份茂盛的生机。尽管养者对她恩爱有加,施肥、浇水、遮阳、松土、喷药治虫,她似乎并不怎么领情,仍难打起在山里头那种精神。
瘦弱,疲惫,多病,抵抗力下降,无精打采。弄不好就罢花,让主人空等一年。
大别山幽兰的特色在幽。她远离尘嚣,幽居山野,与日月星辰相望,和松林灌丛为邻,风餐露宿,捧霜覆雪,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闻,与世无争,尽享一方清静,坚守千载贞洁。在我的心里,她不是一般的野花乱草,而是草圣花仙。
她天生喜欢山野。苍松下,溪流旁,石隙间,悬崖上,都有她的靓影。
移入庭院,她变得矫情。干不得,湿不得,夏天晒不得,冬天冻不得。稍不如意,便萎靡不振。
长在大山里,却是耐得住摔打。二手阳光,并不在乎;旱了,能够抵挡;涝了,能够忍耐;风吹雨打,冰冻雪压,无所畏惧。历经磨难,兴盛不衰。
与野草为邻,却不与之为伍,草枯她不枯,草荣她淡然,四季如常,青葱本色,很像松树的性格。
她的叶子翠绿窄长,对称而生,向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像舞女伸展出的玉臂,像微风吹飘的绸带,柔和飘逸,姿态十分优美。
她的花多姿多彩,其中的荷瓣、梅瓣非常珍贵。即使不看,想想荷花的丰润,梅花的绰约,心里也就醉了几分。
她的香气,更是非同寻常。闻过的,终生难忘,永远留恋。我喜欢稻花香,油菜花香;喜欢洋槐花香,白兰花香;喜欢茉莉花香,米兰花香;喜欢桂花香,栀子花香;香气是花的灵魂,不看花,只闻一下香气,就如同见到这些花的影子,绝不会认错。但最令我销魂的,还是幽兰。
幽兰的花魂,贵在“幽”字。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那种典雅。说她清幽淡远、清新怡人、清雅沁心等等,都没错,又都有些牵强附会,失却贴切。那香气真的是无法口中言传,只有用心品鉴,才能体验出本真。
但是,并不是说大山里每株幽兰都是一个德行。她们之中,身姿、花形、香气均有所不同。仅就香魂而言,就有浓、淡、雅、俗的差异。还有姿态虽美而花却无香的,山里人称之为“臭兰”。
这不足为怪。人类同居于地球,不仅有黄白黑等肤色分别,而且有聪明愚蠢勤劳懒惰的人品不同,更有善恶忠奸的人性之别,何况草乎?
13.阅读文章相关段落,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生活环境
外形形象
内在特点
作者情感
长在大山
四季如常,青葱本色
①
喜欢、赞美
移到城里
②
③
④
14.文章写兰花,为何提到油菜花、洋槐花、茉莉花、桂花、栀子花等其他的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的幽兰是一种植物,而作者却用第三人称“她”来行文,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1题。(15分)
娘从乡下来
万吉星
①娘是农村人,是个永远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人。为了替我照看孩子,她迫不得已离开那片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土地,来到了陌生的昆明。
②我与妻都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谁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农村老人在这陌生城市的孤单与苦闷。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开会,突然接到孩子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放学十多分钟了,其他孩子都接走了,只剩我女儿没人接。我急忙打娘的电话,响了半天她才接,电话一接通,我就不耐烦地吼道:“妈,你怎么搞的,现在还不去接孩子?别的孩子早就接走了。”说完这话,我才听到手机里传来扑哧扑哧的喘气声,娘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
③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模糊了。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
④就这样,娘默默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为孩子们坚守着,从不在我们面前叫一声苦和累。每天吃过晚饭,她便早早地回到她的小房间里休息了,但我知道她每天晚上都失眠,天不亮就起来了。渐渐地,娘的话越来越少,甚至一整天都不怎么说话。有一天中午,我在单位食堂吃过饭,回家拿一份材料,打开家门,只见娘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有些昏暗的客厅里,我问她怎么不开电视看,她说,看多了眼睛疼,不想看。我说那出去走走吧,她说脚疼,小区里又没个朋友,街上车多人多,心烦。
⑤看着面容有些憔悴的娘,满头的青丝有一半变成了白发,粗糙的双手不停地揉着有些肿胀的膝盖。她每次要站起来时,都得用两只手撑住膝盖,手脚一起用力,这时,我们往往能听见骨节咯吱咯吱的声响。我在娘的身旁坐下,拉过娘的手,多少年了,我还是第一次这样握着娘的手。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粗糙如锉一般,指关节已经肿大变形,手背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青筋。望着这双抚育我长大的手,我的眼泪再一次在眼眶里打转。
⑥在我的印象中,娘的手是天底下最灵巧的手:缝得一手好衣服,做得一手好菜,拿得起细小的绣花针,做得了粗重的农活。我读初中时,为了偿还家里翻建老屋时欠下的债,娘就趁冬天农闲时做瓦补贴家用。这是极重的苦力活,关键是在寒冷的冬天,做这活儿对手的伤害特别大。冬天天亮得晚黑得早,娘便每天清晨五点刚过就起床做瓦,有时做得晚,天太黑,就用家里的马灯照着。冬天天气冷,早上泥水盆里会结一层冰,娘便把冰敲开继续做。许多年以后,我依然可以想象得到在零度的环境中,赤手捧起泥片就着冰水做瓦的那种刺入骨髓的冷。每到冬天,娘粗糙的手便会裂开一道道往外渗着血珠的口子,抹上凡士林,除了让手变黑以外,并不起多大作用,于是娘的十个手指头上便缠满了一层又一层的胶布。有时我们不小心碰到那些渗血的口子,娘的手便会猛地颤抖一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刻骨铭心的痛啊!
⑦那一夜,我失眠了,我真正理解了娘对土地的眷念和对父亲的思念。与妻商量后,我决定送她回农村老家。第二天,我把想法和娘一说,我明显看到她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但娘随即又忧心忡忡地说:“我走了孩子谁来带?请个保姆我和你爸都不放心。”我故作轻松地安慰她:“不用请保姆,我现在工作很轻闲,自己带得过来。”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她说:“那我先回去一段时间,如果你们忙不过来,我再来帮你们带。”
⑧车开走了,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分不清脸上流淌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选自《散文百家》,有改动)
17.阅读文章第④~⑥段,概括各段落的主要内容。(2分)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我”第一次握着娘那粗糙的双手,眼泪再一次在眼眶里打转。
第⑥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在第③段横线处将“我”所看到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的“我”和“母亲”,你更喜欢哪一位?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2.
年9月8日,翘首以盼的外交部江西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这是外交部举办的第十场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这次全球推介活动的主题是,‘开放的中国:美丽江西秀天下’。这个主题的关键词‘秀’,与英文单词‘show’同音,目的是向世界展示美丽江西,让美丽江西更好地走向世界。”省委书记鹿心社在致辞中开门见山地向国际友人们阐述了活动的意义所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请你从下列江西名片中任选其一,写一段介绍江西的文字。要求:字左右,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内容比较完整。
“江南第一名楼”——滕王阁、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七仙女传说”的发源地——仙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庐山、“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瓷都”——景德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乌云、雾霾、雨雪、冰雹……但是它们都是遮不住太阳的。其实只要换个角度你就会发现,阳光一直都在,它一直守候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有时我们会忽略它的存在。
请以《阳光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③不少于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期末检测卷A
1.A
(B.qǐ—qí;C.辟—僻;D.zhì—chì,意—臆)
2.B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句中的“笑容”句意重复)
3.D
(A.缺主语,删掉“通过”或“让”;B.缺宾语,句末加“的情景”;C.搭配不当,去掉“的石油输出量”)
4.A
5.D
(A.反问;B.比喻;C.引用)
6.C
(“暮、稀”可看出作者凄清的心情,“孤、独”可看出作者孤寂的心情)
7.B
(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日暮时分——夜色渐浓——明月初上——夜阑人静)
8.A
9.
(1)等到,到了
(2)相同,类似
(3)明白,醒悟
10.
(1)(陆九渊)长到三四岁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为什么无边无际,他的父亲只是笑着并不回答。
(2)(陆九渊)行为举止不同于其他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
11.
四个事例:
①三四岁时,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无穷际”;
②读程颐书,发现其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至有矛盾之处;
③初读《论语》,就对《有子》之言表示怀疑;
④读古书到“宇宙”二字,看见解者的解说,忽然大有省悟。(答到2个给2分,3个以上3分)
陆九渊,表字子静,长到三四岁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为什么无边无际,他的父亲只是笑着并不回答。他于是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到了他童年时期,行为举止不同于其他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他对别人说:“听人诵读伊川的语录,自我感觉伊川之学不合口味。”他又说:“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为什么与孔子、孟子的言论不相类似,最近我发现他学说里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初读《论语》,就怀疑《有子》的言论有些矛盾;一天他读到古书,有对“宇宙”二字的解释,解释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忽然醒悟说:“宇宙内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分内的事,也就是宇宙内的事。”
12.
(1)不畏浮云遮望眼
(2)拄杖无时夜叩门
(3)会当凌绝顶
(4)商女不知亡国恨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6)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3.
①默默无闻、坚守贞洁
②瘦弱,疲惫,多病,无精打采
③矫情,脆弱,萎靡不振
④同情、可惜(意思吻合即可)
14.文中是用油菜花、洋槐花、茉莉花、桂花、栀子花等花的香来衬托(“烘托”或“正衬”,写“对比”不给分)兰花香的独特的“幽”,突出了作者对兰花香的喜爱之情。
15.示例:用“她”而不用“它”行文,因为兰花的品质更像女性,实际上表达出作者对兰花喜爱、赞美的情感,作者完全把兰花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或用了拟人化写法),因此,用称呼人的“她”来行文。同时,这样也给人更加亲切的感觉,有利于作者表达对兰花的情感。
16.托物寓意(写到“象征”或者“借物喻人”也可以)(1分)。本文作者表面写兰花,实际是在写人(1分)。通过对大山深处的兰花保持默默无闻、与世无争、坚守贞洁的描写,写出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人也如此,有聪明愚蠢勤劳懒惰人品的不同,更有善恶忠奸的人性之别(2分)。
17.第④段:娘为了“我”的家,默默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第⑥段:插叙(回忆)“娘的手是天地下最灵巧的手”,与眼前娘的手形成鲜明的对比。
18.语言描写(1分),通过娘断断续续、结结巴巴的语言,表现了娘奔跑的辛苦,以及娘因自己误事而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2分)。
19.示例:一个患有关节炎的农村老太太,一瘸一拐地奔跑在昆明的街头,嘴里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汗珠却来不及用手擦去,刻满岁月风霜的脸上满是自责和内疚。(答案开放,符合情境即可)
2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娘粗糙的手比作锉,把娘手背上的青筋比作蚯蚓(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娘手的粗糙,表现出娘日复一日的操劳与辛苦(1分)。
21.
示例一:喜欢“我”。“我”是一个懂事、有孝心的孩子,能够及时发现并理解母亲的孤独与寂寞,即使生活压力巨大,依然让母亲返回故乡,回到她熟悉的生活中去。
示例二:喜欢“母亲”。母亲尽管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但为了替“我”带孩子,为了缓解“我”和妻子的压力,一个人默默忍受孤独与寂寞。(答案开放,言之成立即可)
22.示例:世界认识中国从china开始,世界认识china从江西开始。而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在景德镇,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让景德镇人自豪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和薄胎瓷。它们具有“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的特点。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23.略。
期末检测卷B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嗥鸣(háo) 迭起 澎湃(bài) 锋芒毕露
B.彷徨(páng)深邃花圃(pǔ)迥乎不同
C.凹凼(dàng)震竦蓦然(mò)烟雾缭绕
D.校注(xiào)屏障倔强(jué)深恶痛绝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洁员在扫道时拾到大额现金和重要证件,连夜寻找到失主,心急如焚的失主喜出望外。
B.经过谈判,物业公司与业主们终于在物业费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目前双方莫衷一是。
C.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
D.这片人迹罕至的滩泽除有几只大鸟在空中飞过,再无任何声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在课堂上,老师努力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C.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考试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正如泰戈尔所说过的一句话:“天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②这时,你不要退缩,不要气馁,哪怕最终只在幸福门外徘徊。
③追求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过程,只要心中存着这种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一定会达到幸福的彼岸。
④毕竟,我们追求过,努力过,与狂风暴雨拼搏过。追求就是一种幸福。
⑤但其中必定会有狂风暴雨、冰山礁石,它们就像逆流一样阻止你前进的步伐。
A.③⑤②④①B.②①③⑤④
C.①③⑤②④D.③④①⑤②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B.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更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敌人已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初夏游张园①
[宋]戴复古
乳鸭②池塘水浅深③,熟梅天气④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①张园:张姓主人的园林。②乳鸭:刚孵出不久的小鸭。③水浅深:水或浅或深。④熟梅天气:梅子已经成熟的季节。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夏天第一次游览张园的情景。
B.前两句写诗人在园中看到的景象。
C.诗人载酒游园,心情是愉悦欢畅的。
D.最后一句写出了园中枇杷丰收的情形。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色调明丽,气氛热烈,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
B.第二句中的“半”字用的精妙,准确地写出了天气忽阴忽晴、变幻莫测的特点。
C.诗人“醉”不仅是因为饮酒,更是因为陶醉于园内美好的景象。
D.“一树金”将夕阳映照在树上的情形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8.对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B.谓必/山林老儒之作
C.刘文恭/公铉主试
D.发/解及第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讶____________
(2)识____________
(3)益______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文中刘宣的求学经历,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无丝竹之乱耳,。
(3),濯清涟而不妖。
(4)?齐鲁青未了。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赚得行人错喜欢。
(7)小弟闻姊来,。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5分)
一棵丝瓜爬上楼
陈晓辉
搬到小区一年多了,我还不知道一栋楼里邻居们的名字,他们肯定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和其他基本情况,这在现如今是很正常的事,但我的母亲很不理解——怎么可以这样呢?在村里,谁家的孩子上几年级,谁家的姑娘和哪村的小子订了婚,谁家的老太太该过寿了,有多少亲戚来庆祝……她都一清二楚。同样,村里别的人也知道她有几个孙子,上次回来给她带的啥……可是在这儿,谁与谁也不说话,偶尔碰到了也都端着一副没表情的脸,母亲说:“城里人那么多,怎么住在这里感觉空空的呢?”
我们住一楼,窗台下面有一块巴掌大的空地,闲不住的母亲在地里种了丝瓜。这怎么行?丝瓜要爬架的,爬上二楼遮了人家窗户怎么办?但是母亲还是不解:“丝瓜蔓子爬上去不好吗?咱村谁家的丝瓜南瓜爬过墙头,谁也不说啥,有菜大家吃嘛!”唉,怎么跟老太太说这个道理呢?不是人人都喜欢别人家的植物爬到自己家的,况且二楼的住户我也不认识,人家会不会生气?
丝瓜不管我的忐忑,见风就长,很快就爬上了我的窗台。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还懂事地开出一朵朵金黄的花。
但是不管梦能走多远,人总是活在红尘俗世的。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只要丝瓜爬到窗户顶部,我就爬上去把它掐掉,迫使它只在我家的墙壁范围内生长。每次掐顶的时候,我都感到自己的残忍,高处的阳光那么强烈明亮,那是每一棵植物的梦想啊。如果丝瓜有知,它会怪我还是会悲叹自己的命运呢?
有几天工作很忙,加班到深夜才回家。那几株丝瓜,湮没在一件一件的杂事中,被我忽略了。
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蹿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现在再去掐藤蔓,是不是晚了?木已成舟,秧已成片,人家会不会杀下楼来,指责我家的丝瓜“侵占领空”?我想,还是硬着头皮,去做一次敦睦友邻的拜访吧,请他们宽恕主人的管教不严。
我还没去,楼上的住户先来拜访我了:“我是你们楼上的,请问方便说话吗?”我赶紧把客人让进来,倒上茶,惴惴不安:“对不起,那些丝瓜……我马上就剪了……”客人却笑嘻嘻地拿出几根脆嫩的小东西:“你们种的丝瓜,结了七八根呢,我们炒了几根,这是给你们留的。”见对方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我才放下心来。还没说话,母亲已经热情地唠叨开了:“丝瓜熬汤也很好喝,以前我们农村媳妇坐月子,从河里抓几条鲫鱼,摘几根小丝瓜,喝了奶水足得很呢!”
“是呀,丝瓜可是个好东西。嫩了能吃,老了可以刷锅,我家闺女这几天还对着丝瓜画画!”眼见母亲与对方的会谈亲切友好,我才放下心来。
从此我们与二楼的关系熟络起来,不但见面打招呼,有时候还会约着去散步。这样的转变我始料未及,丝瓜却俨然以外交功臣自居,生长得越发骄傲起来。不仅二楼,又开始往三楼攀爬,我又开始新的惴惴不安。但是有一天,有个人在楼下跟我说,他是三楼的,请我们不要把丝瓜掐掉,“让我们也沾点儿光哈。”
现在,丝瓜已经爬到了四楼。我们这栋楼的住户,关系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不但见面热乎乎地说话,三楼的大姐姐给二楼的小弟弟辅导作业,四楼的奶奶和母亲一起相约去买菜。前几天,母亲神秘地告诉我:“二楼张阿姨的外甥女来摘了一朵丝瓜花,被四楼的小刘看见,小刘托我做媒呢!”
13.文章情节动人,请在下面的表格上填写适当的内容,补充情节和表明作者在母亲种下丝瓜后的内心情感变化。(3分)
情节
作者心理
丝瓜开始生长
①
②
惴惴不安
三楼的住户要我们不要把丝瓜掐掉
轻松放心
住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③
14.品味语言,按要求赏析下列的词句。(6分)
(1)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蹿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结合语境,赏析加点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说说文章标题《一棵丝瓜爬上楼》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过文中的故事,你一定在人际交往上有很多感触,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15分)
卖牛记
江岸
分田到户的时候,黄泥湾生产队那几头健硕的牛都被人哄抢了。吕恒忠只好把剩下焊头老口的黄牛牵回了家。难得的是,老黄牛居然在来年产下一头小牛犊。小牛椟长出对牙了,吕恒忠牵着它们娘儿俩,来到了一年一度的春季拉耕大会。他盘算好了,先把小牛犊卖了,弄些現钱,救眼前的急。
有人看上了吕恒忠的小牛犊,经过几次讨价还价过后成交了。买牛大哥笑着对他说:“大哥,我恐怕也拽不走它,还得麻烦你牵上老黄牛,送俺们回家。”“这个没问题。”吕恒忠满口答应。买牛大哥家住黑河村,大约十多里地光景。接近晌午,吕恒忠帮买牛大哥将小牛犊关进了他家的牛栏,牵着老黄牛要离开。买牛大哥死活不依。吕恒忠只得留下来吃晌饭。老哥俩像多年的老朋友一起对酌起来。酒足饭饱了,吕恒忠才牵着老黄牛离开。老黄牛往前走一步,勾头回望一眼,哞叫一声;老黄牛每叫一声,小牛犊也清楚地回应一声。拐出村子好几个弯了,还听得到小牛犊的叫声。
大约是第四天凌晨,吕恒忠起来放牛,听到牛栏那边传来长一声短一声的哞叫。他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发现牛栏外边站着小牛犊,老黄牛从牛栏里伸出头来,不时舔舔小牛犊,娘儿俩你一声我一声不停地叫着。吕恒忠打开牛栏的门,小牛犊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脑袋在老黄牛脖子上拱,在它两腿间蹭,亲热得不得了。吕恒忠发现,小牛犊的鼻孔有新鲜的血迹丝丝缕缕流出来。很显然,它刚刚被扎上了圈头,而它又挣脱了圈头。
很快,整个黄泥湾都知道了他前几天卖掉的小牛犊自个儿又跑了回来。不少人涌到他家牛栏门口来瞧稀罕。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这真是有福之人不在忙,该你发财;趁人家还没找过来,送到亲戚家,赶紧把它藏起来……吕恒忠笑一笑,没有吱声。
吃罢早饭,吕恒忠牵上老黄牛,老黄牛屁股沟子上贴着小牛犊,一起往村外走去。还没走出村口,村子里咕咕咚咚跑出一个人来,风风火火地跑到了他和牛的前面。是吕恒忠的老婆曾广勤。她气喘吁吁地问:“你这是要去哪里?”吕恒忠瞥她一眼,说:“你说俺要去哪里?”“你要去黑河还牛?俺不同意!”“这牛是人家花钱买了的,就该还。”“又不是俺们偷的抢的,是它自个儿跑回来的,还什么还!”曾广勤张开双臂,拦住了他的去路。“你说的是屁话!”吕恒忠说着,使劲一拨拉,曾广勤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吕恒忠牵着牛,急匆匆绕过曾广勤,径直去了。
曾广勤连珠炮似的骂声从身后传来:你这个老挨千刀的,一辈子穷人命,送上门的财你都不要,你是痴了还是呆了……
吕恒忠边走边嘟囔着,我就是穷人命,就是痴了呆了,但是人要讲理。他的脑海里翻腾着买牛大哥那张和他一样黑苍的脸,翻腾着那天晌午买牛大哥家满桌子冒着热气的酒菜。将心比心,这会儿,买牛大哥不定急成什么样子了呢!太阳一点儿一点儿向中天攀爬着。吕恒忠不知不觉加快了步伐,隐约感觉脊背出了汗。他想,要是这样一直赶路,兴许还能赶上买牛大哥家的晌饭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年第3期)
17.阅读全文,用四个字的短语补全小说的主要情节脉络。(4分)
卖出小牛——______——______
18.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吕恒忠打开牛栏的门,小牛犊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脑袋在老黄牛脖子上拱,在它两腿间蹭,亲热得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说中吕恒忠有什么性格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分点加以分析(答出两点即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普洱茶”的文字。(不超过字)
①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②普洱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③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
④普洱茶种类繁多,以茶种分类,可分为阿萨姆种和非阿萨姆种;以茶树进化类型分类,可分为野生型、栽培型和过渡型。
⑤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等多种功效。
⑥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
⑦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代樊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50分)
22.人生百态,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每一种味道,既可以是人生的一次经历和体验,也可以是人生的财富和感悟。各种滋味,只有尝过方可知晓,只有品味过方可明白。
请以《_______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你把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期末检测卷B
1.B
(A.bài—pài;C.竦—悚;D.xiào—jiào)
2.B
(“莫衷一是”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与语境不符)
3.D
(A.语义重复,删去“停下脚步”或“驻足”;B.缺宾语,在句末加“的能力”;C.否定不当,删去“严防”或“不”)
4.A
5.B
6.A
7.D
8.A
9.
(1)对……感到惊讶
(2)认识、知道
(3)更加
10.
(1)(刘宣)替卫使养马,日日夜夜(都)在马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
(2)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讶,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从此卫使就优待刘宣了。
11.做学问一定要勤奋,孜孜不倦,随时寻找读书的机会;要有真才实学,人们才能真正了解与认识并尊重你;要让别人了解你,他人的推荐也是必不可少的。
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骧卫当兵,替卫使养马,日日夜夜(都)在马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起《春秋》,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从此卫使就优待刘宣了。不久,刘宣发榜考中了解元。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很惊讶,认为这必定是饱读诗书的老儒生的作品,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大了。
12.
(1)徐以杓酌油沥之
(2)无案牍之劳形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岱宗夫如何
(5)是非木杮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6)莫言下岭便无难
(7)磨刀霍霍向猪羊
13.
①忐忑担心
②二楼的住户来拜访
③内心愉悦
14.
(1)“蹿”字原意指“向上或向前跳”,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丝瓜藤蔓生长之快,也表现了“我”的担心。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将丝瓜爬满墙比作“一幅写意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丝瓜快速生长时带给“我”的美妙的感受和喜悦的心情,为下文丝瓜改善邻里关系做铺垫。
15.标题一语双关。一方面指的是丝瓜从一楼爬到四楼的自然生长状况,另一方面暗指因丝瓜的生长,“我”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16.人与人之间,应多交流多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化解隔膜和冷漠。有时往往是一次无心之举,就能打破对方内心的坚冰。就如同文中一棵丝瓜爬上楼一样,生活中我们应打开心扉,真诚待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意思相近即可)
17.复得小牛 送回小牛
18.表现了小牛犊与老黄牛之间的深厚情感。为下文小牛犊自行回家找老黄牛做铺垫,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19.“钻、拱、蹭”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牛犊再次见到老黄牛时的亲密动作,表现了小牛犊与老黄牛别后重逢的喜悦激动之情。
20.
①诚实守信,如“我就是穷人命,就是痴了呆了,但是人要讲理。”
②正直厚道,如不接受周围人和老婆的不当建议。③急人所急,如帮助买牛人将牛犊送到家里关进牛栏。
21.示例: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种类繁多,以茶种分类,可分为阿萨姆种和非阿萨姆种;以茶树进化类型分类,可分为野生型、栽培型和过渡型。它历史悠久,具有多种养生功效。(语言通畅,有条理即可)
22.略。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押题卷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新野二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郑州一中内部摸底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平顶山二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南阳一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焦作一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开封一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河南百校联考二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实验中学摸底二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郑州二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许昌一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平顶山一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实验中学摸底一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外国语学校摸底一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濮阳二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下面科目即可查看郑州一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下面科目即可查看河南名校模拟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下面科目即可查看洛阳名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新野一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点击科目即可查看南阳名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模拟试卷下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