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花的笑声黎荔西安交大对门的兴庆公园里,从南门进入,东西两侧各有两个巨大的木香花廊,一处紧挨着勤政务本楼遗址,一处则位于郁金香花园附近,是我时常流连游玩的地方。这两处木香花不知何年种植,应该年久月深了。两处木香花的根部,都如胳膊一般粗细,花藤缠绕着、扭曲着攀爬在10米长廊的大架子上,盘在上面,屈曲盘旋,又像一条条草绿色的蟒蛇,蟒蛇的身上披满了层层叠叠的绿叶,一串串、一团团的花儿缀在枝叶间。花朵是白色的,花心微微透黄色,六七朵花簇生在一起。那两架木香都长得很壮,底下是遒劲盘曲的藤,上面是用木架撑起的华盖,枝条和叶子密得风雨不透。无数柔韧细长的枝条斜斜地垂下来,从远处看,从上到下都是浓浓的绿,流碧淌翠。风一吹,粉白花朵就随着枝条颤呀颤的,白透绿,绿裹白,白中带绿,绿中藏白,那么清爽又恬静。记得《东京梦华录》写都城汴京的卖花情景云:“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堂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减,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现在春天时节,在江南城镇,也常有人提着篮子叫卖白兰花、栀子花,却少有卖木香花的。其实木香花才叫香呢!要不名字里真枉担了一个“香”字了。木香花又称七里香,素有“天下第一香”的美誉。宋代花市上买卖的鲜花品种之繁多,绝对不亚于今天。两宋社会可以说是休闲型社会,勾栏瓦肆、酒楼歌馆遍布大街小巷,人们焚香点茶,挂画插花,正月赏梅,二月赏桃李,三月赏牡丹,九月赏菊……木香与牡丹、芍药、棣堂并列同一月令,都在农历四月登场盛放。木香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动人,但是却以清新脱俗的姿态,在人间四月天,独享一方天地。遥想当年,宋人戴花、供花、赏花的爱好,蔚然成风,在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的街巷市井,无数人以种花、卖花为业。春雨过后的巷子深处,悠扬的鲜花叫卖声传播着江南春的消息。卖花担上,卖得一枝春欲放,有着细碎白花的木香花枝,是其中的一道亮丽景观。短枝木香,可以簪在发上,拈在手上,幽香萦绕不去;长枝木香,携归斜插在家中花瓶里,那香气就充溢了整个家,瓶花清供,日夜闻香,是何等赏心乐事。宋人对花的喜爱,是社会心态的体现,侧面反映宋朝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生活的富庶安逸。没有一个朝代的人像宋人那样爱花惜花,把花事融入平凡日常中,把花事作为生活中每一天的美丽点缀。兴庆宫公园里的木香花长廊,每年四五月进入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刻。枝条腾绕,密密匝匝,花白似雪,香飘满园,有一种铺天盖地的美好。盛开的木香花花枝垂下,如同白色的瀑布一般蔚为壮观。九曲回廊花瀑下,是春天动人的芬芳。那醉人的花香,人在一里之外都能闻到。兴庆公园内至今还保留着唐代兴庆宫诸多人文遗迹,那两处年久月深的木香花廊总让我觉得深具灵性。每次从木香花廊里的“天井”向上看,仿佛置身另外一个空间。从天井空间漏下来的天光,白亮亮的,四周木香花开得密密匝匝。繁密而细碎的绿叶间,铺满了数不清同样细碎的白花与饱满的花骨朵儿,就像少不更事的孩子在探头探脑,那傻傻的样子,那欢腾的样子,总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到底是谁呀?——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笔下最爱的婴宁啊!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那么多鬼狐精怪,独以“我婴宁”来称呼她,可见爱念之深。婴宁也是文学作品中笑得最美的女子,这个人和狐狸合孕而生、被鬼母养大的美貌女子,是最娇憨奔放的山花野植,天然成娇态,仿若明玉一块,不染尘垢。《婴宁》原文描述:婴宁嫁到王子服家后,庭院后面有一架木香,紧靠着西边的邻居家。婴宁时常攀爬上去,摘下花朵用来簪戴、玩赏。婆母有时遇见,总是训斥她。婴宁却始终不改。一天西邻家的儿子看见她摘花,因心生邪念而被大蝎子刺死,这邻居就揭发婴宁是妖怪。婆母责备婴宁,说幸亏县令明断,设若遇上个糊涂令宰,一定得拘捕媳妇到公堂对质。引起了官司而受到婆母训斥后,婴宁不再笑了。婴宁从此失去了笑声,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导致的一个结果,封建礼教无处不在,封建礼法的力量迫使一个人改变天性。但婴宁是蒲松龄塑造的最理想的女性形象,他不甘心爱笑的婴宁就这样消失,不希望笑声在人间消逝,于是,就在文章的最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尾:“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一年后她生了个很有自己样子的儿子。我觉得,除了儿子,婴宁之笑其实还有另一个去处呢!小说中蒲松龄点明了婴宁与花的联系:婴宁爱花成瘾,时常攀爬到树上摘花,她与王子服因花结缘,成为夫妇。她嫁到王子服家,宁愿偷偷典当首饰,也要搜求购买好花,没几个月,门前院里便到处栽满了花。爱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爱笑是婴宁生活的另一部分。现实中嫁为人妇的婴宁,后来拘于礼教不再肆意言笑了,但作为她灵性化身的木香花,还年年在春风中笑得满树串串银铃,笑得花朵随着枝条儿颤呀颤的,那么玲珑生动,那么天真烂漫。蒲松龄在小说结尾将婴宁比作“笑矣乎”,这种据说是闻了就能让人欢笑不止的野草,这是蒲松龄给她的最高赞誉。说明婴宁是一株自然之花,与之相比,合欢花和忘忧草,都失色了,而所谓的解语花,就更显得扭捏作态。为什么在小说中描写婴宁攀爬在木香花架上,与木香合而为一,而不是俯身融入玉堂富贵的牡丹芍药呢?你去看一看木香花就知道了呀!木香在唐末五代时开始人工培植,南宋时与兰花、牡丹并列一品,木香花的野生原始类型是单瓣白木香,白色重瓣是园艺栽培变种。虽然现在已种植出了黄木香、红木香,但白木香才是正宗,其花香才最为浓郁。可爱的婴宁,是一架纯洁素雅的白木香,她是乡村的少女,用清纯点缀着素朴的岁月。春天来时,你站在木香花架下,去听一听那清脆的少女笑声吧!一朵朵芬芳的木香花又小又密,一簇簇的藏在绿色藤叶间,春风一吹,一串串繁花如停歇不了的笑声,串起了那么多洁白无瑕的欢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