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92.html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
文/诸法空相
清江浦区——现为淮安市的中心城区,得名于明朝开凿的清江浦河,清江浦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点位置,明清时,南方各省的官员和旅客,从水路乘船而来,在此舍舟登陆,取道北上;北方客商从陆路乘马车至此,弃马登舟,在清江浦石码头扬帆南下,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
清道光年间,家中长女当时芳龄16岁的“兰儿”、后来的慈禧太后因父去世,乘船扶柩回原籍安葬,曾在淮安清江浦石码头停靠,到淮安时盘缠已几乎用尽,忽然有差人送来清河知县吴棠的“奠仪”三百两纹银。原来当日另有吴知县朋友的灵柩也泊在石码头,吴知县差人到码头送上厚赠,不料差人阴差阳错送到慈禧船上。深通人情世故的吴知县知道银子送错了之后,将错就错,亲到码头吊唁。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份莫大的恩情着实让当时的“兰儿”刻骨铭心。她深切地告诉弟妹“倘若他日有出头之日,咱们一定要重重报答吴大老爷的恩惠”。后咸丰帝选秀,“兰儿”被选入宫中,从此“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八年后贵为慈禧太后的兰儿在紫禁城召见吴知县,七品芝麻官连升三级,任江宁布政司,后一直做到封疆大吏、一品总督。
现在一块上边刻有“御码头”的石碑已立在当年的石码头旁。几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旅人从这里离开了现在,回到了过去,他们曾经的足迹叠加在一起,就是码头青板长条石上的一处处凹坑。离御码头不远处就是被称为淮扬菜发源地之一的“文楼”酒店,门前有一副对联“玉碟汤包能敌千般味;文楼妙法长怡万古人”,看到此联,心中不免哈哈一乐,这让盛产“龙袍汤包”、“鸡鸣汤包”、“小李汤包”的南京人情何以堪。
淫淫细雨中,友人陪着我们漫步在清江闸、御码头旁,运河两岸的红灯笼全点亮了,给早春二月的夜色缀上点点的略微有点暧昧的色调;岸边的白玉兰花全盛开了,略微有点寒意的春风中隐隐地飘来一阵阵的幽香。
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
作者简介:诸法空间,本名汪立公,一九六六年生人,现在南京生活、以入世做事,出世自处为铭。闲时喜游历读闲书,喜欢加缪的话: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回顾
随笔二题:关关雎鸠栀子花开忆先生
扬州八怪之郑燮
古诗词里的深情:无关爱情,却比“我爱你”更情深义重
组画欣赏:那年的汉正街
老舍的底色
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千古词帝的绝世悲情
金风起,落红蝶舞,又是满庭芳。
悦听
多情自古江南雨
我们看菊花去
秋韵
篱下花枝凝露霜,梧桐叶子锁秋黄。
悦听
烟雨江南
劝君莫负时光
芳华留不住,岁月已白头。
钱穆:论从古到今的知识分子
扬州八怪之金农
悦听:雅典的少女
王小波:我的师承
丁肃清:随笔二则
陈染:消逝
贾平凹:冬花
李白VS苏轼,一个穿越了千年,一个读懂了岁月
生如夏花
三字词牌,一阕美词,一支良曲,一种人生。
丰子恺: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纳兰容若:写给冬日的情诗,柔情似水,又百转千回
中国人之聪明
冬来天尚暖,阶下菊犹香。
舌尖上的中国——毛豆腐
暖。
可可托海的叹息
晚来天欲雪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编辑部
散文编辑部:问川先生|春之韵
末陌
海风在吹
现代诗歌编辑部:杏花雨
海风在吹
思者
夕阳音
古诗词编辑部:渔之樵
海风在吹
诵读部:春之韵
部落歌者
朝阳哥
倾听者
苏苏
叶子
把酒当歌
窗外的人
海叶
代斌
盼盼
寒纬
新新人类
宁静致远
文嘉
海畔
郑巍(查了)
苏恭
枫林
品茶听涛
唱唱
烟波缥缈
踏雪寻梅
优雅
鼻祖
一朵莲
沙漠牡丹
汪淇
建国
童心未泯
墨羽塵曦
红杉树
江河
夏夏|知足常乐
崔文通
师师
欣怡
阳光
枫丹白露|金翅大鹏|寒冰|欣赏自己|如风|润物细雨|花颜
海韵
悠然
微笑向暖|远方|沉默
品茗听雨
花开的声音
七夕|烙印|海阔天空|止戈为武|期望|敖登图雅|见贤思齐
诵读总务:春之韵
音频校对:海叶
春之韵
把酒当歌
编辑制作部:海风在吹
把酒当歌
美术艺术总监:孙德生
预览校对:海风在吹|末陌
统筹规划:海风在吹
投稿须知
1、来稿体裁不限,诗歌、散文、随笔均可。摄影、书法、美术作品酌量。
2、来稿务必原创,严禁抄袭侵权,文责自负,本平台概不承担连带责任。投稿要求:诗歌25行左右,散文随笔字左右,小小说字以内。来稿须作者自己校对三遍,确保无病句,无错别字,无错误标点符号。
3、个人简介字以内,并附本人高清横版远景照片2张。
4、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除特别注明不愿被修改的,如有需要,本刊会根据作品内容进行修改。
5、发稿作者应当积极转发、分享阅读。
6、投稿路径:
现代诗歌:杏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