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十月中旬,正式成为“莲湖人”也已一月有余,还隐约记得八月底再次踏入富平县莲湖学校的大门时的紧张与忐忑,与一年前岗前培训时初次前来的好奇和懵懂大有不同。
在这一年中,我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不断努力,疫情期间参与“手拉手”线上辅导,在教育辅导机构实习,认真完成教师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岗前培训。而当正式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时,却依然有着很多新的体会和感受。
石川河畔的别样青春
培养计算能力
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二年级数学虽然内容上非常简单,但是要想教好学生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并不能很集中,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重难点,却总是有一些孩子掌握得不好,很多孩子在计算过程中非常依赖于数手指。我也曾和办公室同年级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促膝长谈,请教教学方法和经验,前辈告诉我:“低年级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是计算能力,有了较高的基础计算水平,才能把数学学好。”于是我开始重点着手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让孩子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鼓励孩子养成每道题都列竖式、打草稿的习惯。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一些家长告诉我,“孩子每天都有一点点小的进步,逐渐有了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率也得到了提升。”
学生的事无小事
在课间时间,我常常在班里和孩子们待在一起,除了教学任务以外,每天让我耗费精力最多的就是学生之间的纠纷,总是不停地有孩子跑过来:“老师,XXX拿我笔”,“老师,XXX哭了”。刚开始还抱着“吃瓜”的心态来对待,后来逐渐意识到,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于是我每次都尽量做到“秉公执法”,让犯错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学生彼此之间学会道歉与谅解。
多给学生鼓励
在课后批改作业时候,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班里有一小部分孩子基础较差,批改作业时可能会出现满篇的错误,于是我再次发挥了我“秉公执法”的特点,作业本上出现了40、50这样的分数,同办公室的老师看到以后,告诉我:“要多给学生鼓励,不能用成年人的客观去对待孩子,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可以不用分数作为批改标准”,也让我学到了一项新的技能:善用鼓励。我准备了小贴画作为奖励发给学生,偶尔也会在班级群里通报表扬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在这样的激励措施下,我发现班里很多同学表现得比之前更好了。
一个都不能少
我在工作中积极建立家校联系,在和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情况,也曾利用休息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探访学生所在的托管班,与学生家长建立双向沟通,及时完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案。让我特别触动的一件事是,班里有位孩子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家长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联系我:“老师,您把作业发给我,我来督促他完成,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必须做,这是他的责任。我想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通过这件事,也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作为老师的基本要求: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笑对生活
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服务期间,我遇到了一位特别的朋友,他的肢体丧失了部分活动能力,出行有一定的困难,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却非常乐观。教育基地内只能步行,由于他身体不便,我便推着他上去参观,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他告诉我他现在的出行工具是一辆代步三轮车,但在来的路上因为没能掌握平衡发生了侧翻,他告诉我,幸好有路过的好心人帮他扶了起来,扶起车后他又再次启航。当得知我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时,他自豪地告诉我,他也是大学生,在一所由省残联主办的特殊教育技术学校学习,学校不用交学费,还给他们发生活补助,假期他是来和同学一起出来玩的,提到这里,他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对未来的憧憬。下山时,一起服务的志愿者伙伴过来拍照,我出于尊重和礼貌拒绝了,但他却主动提出:“我们来一起合个影,耶!”他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了我,与其说是我在为他服务,倒不如说是在向他学习如何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写在最后
最后,我还是想再提一下我支教的起点,去年暑假在平利七天的支教让我结识了二十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让我与一位可爱的弟弟建立了长期联系,希望我也能用这一年不长的时间,再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End
图文:张林
编辑:张林
责编:刘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