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日炎苦诗文消暑 [复制链接]

1#
发烧别自己乱吃药北京一病例吃感冒药致症 http://www.cdianq.com/qwgdy/12022.html

文化?修身?励志

传承国学弘扬文化修炼心性

大暑

来了,草木茂盛,蝉噪蛙鸣,时而烈日炎炎,时而大雨倾盆。每过一场雨,叶子仿佛更绿了,花儿也更娇艳,草间的小虫似乎叫了很久,梅子不知何时已经熟了……白昼那么长,孩童们不惧烈日,喜欢在田野间奔跑,赏花捉虫;而读书人往往更喜欢居于室内,在这些宁静和乐的日子里读一卷书,写一首诗,望一望窗外深深浅浅的绿色,累了就在榻上小寐一会,去做一场好梦。

妙文精解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杜牧《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1)长兴里:在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一街。

(2)侯家大道:据《唐两京城坊考》卷二载,长兴里有泾原节度使马璘宅,右领军府大将军房仁裕宅等近二十户,所以说是“侯家大道”。

(3)欹:倾斜。

侯门前大道旁,蝉在茂密的树上聒噪着。大门上的锁洞仿佛很远,卷起帘子的官舍里十分凉爽。围栏旁红色的芍药正在盛放,长长的绿萝爬满了架子。在这仿佛过不完的白昼,靠在枕头上小寐,梦里走到故乡的山林云水去了。

杜牧

杜牧(公元-约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其诗风笔力雄健,境界开阔。除了借景抒情诗,还有许多咏史的作品。本篇《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是杜牧在夏日闲暇期间的小作,还有一种说法是唐代许浑的作品,许浑的作品集《丁卯集》中也有收录。

夏日是富有色彩的,在院子里,红药与绿萝相对成景,室外的蝉噪与室内的清幽相映成趣,在这样的环境里,来一场无人打扰的小憩,做了一个美梦。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古人的夏日情怀。

01夏日诗词

夏晚

(隋)薛道衡

流火稍西倾,夕影遍曾城。

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内园逐凉

(南北朝)徐陵

昔有北山北,今余东海东。

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

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闲居初夏午睡起绝句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02散文

夏天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类还挂着露水(细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桅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兰,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为上海长三堂子的“倌人”所喜,因为听说玉兰花要到夜间枕上才格外地香。我觉得红“倌人”的枕上之花,不如船娘髻边花更为刺激。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风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风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歌,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晴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内浓绿,籽赤红,味谈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蛤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扔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蝈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咶咶咶咶”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


  乘凉。


  换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湖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滕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夏日避暑会:

夏天炎热,古人也想到了许多避暑的方法。首先就是搭凉棚:《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还有喜欢喝酒的人在夏天的午夜喝许多酒,这样就能一觉睡到第二天傍晚,躲过了中午的烈日,不过这样还是有些伤身体。炎热的天气,人们也喜欢聚集起来避暑,一般在夜晚的时候,大家一起出来聚会,共赏星月,晋代傅咸作《感凉赋》曰:“夏日困于炎暑,旬日不过自凉,以时之凉,作感凉会。”

浮瓜沉李:

古代没有冰箱,但是古人会用其他的方法冷却食物,达到祛暑气的效果。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浮瓜沉李”。魏文帝与吴质书云:“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瓜果浸过了冷水,再拿出来,吃着饱满多汁,清凉解渴。也有诗写道了这样的方法,唐代杜甫诗云:“翠瓜碧李沉玉瓮,赤梨蒲萄寒露成”,解暑而有富有情趣。

大暑三候:

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说明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这个时候,人们应该食用去湿气的食物,如红豆、绿豆、生姜等,不要过于贪凉。

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4800901.html

现在的我们,一到夏天就热得受不了,难得站在太阳底下,目光却永远追随空调,一句话总结就是“我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那么今天跟阿酥一起穿梭到二十年前,过一个一把蒲扇的夏天吧…

那时候没有冰箱、没有空调,却过得很快乐…

20年前的夏天

那台放在桌子上的小小的风扇,那种会摇头的座扇,风力特别强劲的...多少女生洗完头之后就坐在前面吹头发!

20年前的夏天

树上知了唱着歌,“热死了……热死了……”千篇一律的老调,却是记忆力最常哼的小曲!

20年前的夏天

那个时候大多数人家里没有冰箱。接一盆凉凉的井水,把西瓜放里边泡半个钟头。如果刚好从外面回来,那你真有口福啦!

20年前的夏天

来瓶冰冻鲜橘水或者大柠檬一瓶,就是这个夏天最美妙的事。村口小卖部只有一块钱一瓶的橘子汁,有园林可乐和白柠檬两种,喝完以后瓶子还给小卖部,还会退你4毛。

20年前的夏天

一毛钱一袋儿的冰水,当时我们叫“雪宝”,一时间风靡了整个夏天,人手一袋儿,冰冻得跟石头一样,还比谁吃的慢。

20年前的夏天

那个时候能够喝得起健力宝的,在我们眼里都是土豪级别。偶尔喝一瓶可以高兴很久。

20年前的夏天

大清早起来到点心摊头买早饭,现在一大早起的人越来越少了…

20年前的夏天

夏天写作业从来不待在屋子里,门口大凳子小凳子一拼,边写边瞄周围玩耍的小朋友。

20年前的夏天

中午来一碗风扇凉面,或者馄饨,清清爽爽不要太满足。

20年前的夏天

我们会不顾危险,瞒着爸妈,和小伙伴在学校旁边的小池塘里面游泳,天气越热我们越是喜欢在外面玩。

20年前的夏天

那个时候金鸡湖只是个鱼塘,苏州乐园连个鬼影都没有,在活动场所极度缺乏的九十年代初,南环公园成为了许多小朋友游乐的好去处。

20年前的夏天

疲惫和热浪,统统抵不过奶奶手中的蒲扇,那时候我以为奶奶是神仙,手一摆就是一阵凉风!

20年前的夏天

那时候放露天电影,身上总是被蚊子咬的满身红包,看完回家,抱着小板凳,还跟爸爸叽叽喳喳这电影情节,如今已不记得多久没有一家人一起看过电影了。

20年前的夏天

那时候家里没有空调,天热了就打地铺,一家老小都坐在席子上。

20年前的夏天

天气热热热,简直挥汗如雨~如果有一种电风扇不能解决的热,那么一盆凉水一定解决!不服来战!

20年前的夏天

白色老头背心+竹子靠椅+纸扇,基本上每个爷叔过夏天的配置,坐在家门口,盼着儿孙归来!

20年前的夏天

在家里防暑中担任主力的是吊扇,吱呀吱呀地响...却让人很心安,特别凉快。

20年前的夏天

一天的太阳暴晒,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热水,或者放一大盆水在太阳下暴晒,傍晚就正好可以洗澡了。

20年前的夏天

晚上担心被蚊子咬,就撑上这款最经典的蚊帐,每次都以最快速度钻进去,生怕蚊子飞进去。奶奶还会拿把蒲扇,扇着扇着我就睡着了!

20年前的夏天

找个阴凉地跳跳皮筋,丢沙包,小伙伴们装一口袋珠子,大家趴在地上大干一场,回去统统会被妈妈骂是脏孩子!

20年前的夏天

人生最悲催的事莫过于满心期待地打开电视,却发现今天是星期二,又停台了!无聊时光如何打发绝对是比谈恋爱更重要的人生大事。

20年前的夏天

几乎每个小女孩都有几双这样的塑料凉鞋,五颜六色,好看、便宜,又时髦。

20年前的夏天

“白兰花,白兰花”走在路上也能常常闻到栀子花香,但这些老奶奶的叫卖声叫进了时光里,如今已经很难听到了。

20年前的夏天

随身带一个清凉油,夏日瞌睡的时候,闻一闻,顿时神清气爽!此刻码字的我也好想要一个!

20年前的夏天

宝宝们最爱在洗完澡擦干水以后擦上一层薄薄的爽身粉,每一个宝宝都白白胖胖的,还不会长痱子。

20年前的夏天

妈妈喜欢在门口搓衣板上洗衣服,那时候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搓衣板都能唱歌!事到如今搓衣板已经有了新用途,一言不合就跪上。

20年前的夏天

爷叔们喜欢下班后,每天傍晚在家门口凉荫处脚一翘下棋、打牌。

20年前的夏天

我们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但是那时我们总是快乐的...,那时候的记忆,你还记得多少?那时候的玩伴,你还拥有多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