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治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7568336.html清明时节,小雨纷纷。
长安城边郊的小路上,一白衣男子缓缓而行,撑着天青色的油纸伞,他时而驻足,神色顾盼。
原来,这书生名唤方栋,在长安颇有名气,一手好字那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慕名而来求字帖的人也着实不少。
只是,方栋这人相貌虽还算端正,却偏偏对美貌女子执念不浅。每逢外出游玩,看见漂亮姑娘,总会鬼鬼祟祟地跟在人家身后。即便是有贼心没贼胆,因为此事,街坊邻居对他也是没啥好脸色。
食、色,性也。有些人,仿佛不吃些亏就洞察不了人心的界限。
所以,清明这天,方栋从京郊回家的路上,见天色迷离,便起了“偶遇佳人”的心思。
只是这氤氲的雨雾中,少有行人,更别说会有人为他而停留。
正在垂头丧气之时,一阵马蹄声响起。
网络图片
为首的是一个身着鹅黄色衣衫的女子,骑着一匹黝黑的骏马,正往这边而来,看发髻的样式,应该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婢女。
婢女身后是一辆古朴精致的马车,马车上的帘幕灵动飘逸,一看就价值不菲。马车两侧跟着数十个婢女,仔细看去,皆是容貌不俗。
方栋心想,单这婢女容貌已是世间上品,不知那马车上坐着的人,又是什么样的神仙?
心念一动,这方栋再也按捺不住眼底的好奇,一双脚如同被勾住了似的,情不自禁地往马车的方向靠去。
风乍起,车幔随风而动,车内女子曼妙的身姿映入方栋眼底。
那女子正值二八年华,斜倚在马车内,白衣胜雪,青丝如瀑,头上随意插着一支玉簪,明明是极慵懒的身姿,却透露出一股清冷的韵味。
方栋看呆了,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马车内的人,双脚也不听使唤地跟着车队前进,行了数里地他都没有发觉。
“哪里来的登徒子!”
马车上的女子突然怒喝了一声,并呼唤婢女将车帘整理好。
为首的黄衣婢女也调转头来,下了马,对着尾随在车后的方栋道:"这是芙蓉城的新娘回娘家,不是什么乡野女子,哪是你可以偷看的?"
说完,她望着方栋,随手就是一挥。
方栋一时间迷了眼,等到他睁开眼睛之时,身边的马车早已不知去向。又怒又惊的他,悻悻向家而去,只是这眼睛不知怎么回事,始终有点不舒服。
网络图片
回到家,方栋便让夫人扒开眼睛查看,只见原来黑白分明的眼珠上,莫名生了一层薄幕。一夜过后,眼睛已然无法睁开视物,连前来的大夫都束手无策。
方栋这才警觉,芙蓉城本是仙家圣地,定是他触怒了那女子,才遭此恶报,看来此番是药石无医了。
忽又忆起自己年少时,曾手抄《光明经》,如今别无他法,《光明经》能缓解厄运,兴许能派上用场。
于是,方栋急忙唤了书童前来,翻出手抄的《光明经》,一字一句读给他听。初始烦躁,后面越听越顺耳,越听越心安,至此以后,方栋日日坚持诵经,甚至还寻来念珠,盘腿打坐,宛若道人。一年之后,方栋感觉神清气爽,整个人仿佛都焕然一新。
这一天,方栋又一如往常地打坐,忽然听到左眼中有细小的声音传来:
“一天到晚都呆在这黑漆漆的破地方,闷死啦!”
方栋正诧异时,右眼中竟传来了另一个声音。
“咱们一起出去逛逛吧!”
话毕,方栋只感觉鼻孔发痒,仿佛有什么东西从鼻子里飞了出去,过了一会,又沿着鼻子返回。
方栋自幼饱读诗书,对各种民间志异也是小有研究,因而对这些东西的存在也不是特别惊惧。只是,这玩意儿究竟是啥?正苦思冥想着,眼中的声音再次传来:
“太久没逛过花园了,珍珠兰都快枯死了!”
方栋一向喜爱花花草草,在院子里种了许多的花木,从前一直亲自打理,只是自眼伤之后就闭门不出,园子里的花只得自生自灭了。
兰花(网络图片)
听到这些话,方栋赶忙唤来妻子,将方才所听之言都告诉了她。
妻子不信,前去园中查看,果然见到兰花即将枯死,心里顿时忧心起来。
接连几日,妻子躲在一旁偷看,只见两个小人从鼻孔中飞出,片刻之后又如蜜蜂回巢一般返回。
如此反复,两三日之后,左眼中又传来声音:
“出去的路迂回难走,每出去一次都腰酸背疼,回来时也很不方便,不如咱们自己弄个门出来。”
右眼闻声道:
“我这边眼壁太厚,怕是不容易劈开。”
“那我先试试,劈开了再叫你。”话说完,方栋只觉得左眼隐痛,似是被什么抓裂了一般。
不一会,眼睛竟隐约看到一些光亮。睡了一宿之后,方栋发觉左眼完全恢复正常了,只是右眼仍被帘幕遮挡着。(怎么感觉像是现在的白内障手术?)
方栋惊喜,喊妻子一看,方知两个小人居然都住在了左眼中,虽然只好了一只眼睛,却并不影响视物,他甚至觉得眼睛能比从前看得更清楚。
经此一劫,方栋从前那沉迷美色的毛病也消失了,迷途知返的他人气比从前更盛了,这大概便是因祸得福吧。
所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本文译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瞳人语》,在原故事情节上略有发挥,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故事的剧情,莫非古人早都对白内障手术有所了解?想想就觉得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