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获白玉兰奖4项提名,它的美传唱百年 [复制链接]

1#
一唱三叹的江南美韵

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公布:

“最佳中国电视剧”

“最佳编剧”

“最佳摄影”

“最佳美术”

同时获得四项提名的《鬓边不是海棠红》引起小编注意,剧中昆曲部分配音来自秦汉胡同有戏的张惠老师。

《鬓边不是海棠红》剧照(上)秦汉胡同有戏张惠老师(下)

作为一部以戏曲文化为主线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在服装、造型、道具上可谓足够严谨考究。

整部戏多套戏服,有些戏服出自京剧圈内知名的苏州裁缝之手,配色、样式、纹饰、针脚无不展现中华深蕴美学。

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之一,经过汉、唐、宋到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的综合艺术形式。

人靠衣装的舞台上,色彩缤纷、对比强烈的戏服,展现着角色的身份地位,也诉说着角色人物性格特征,无需言语一身行头便知其人。

宁可穿破

不能穿错

衣服拥有着一个角色的灵魂、定位,如木心所说“那人卜居的丘壑有那人的风神,衣裳具备袭者的性情”,而衣服也侧面刻化着人物。

华贵金黄、富丽绯红、淡雅粉青...颜色都各具意义;山水、花草、飞禽走兽、龙凤龙蟒,繁多吉祥图案;绘印、刺绣、缂丝各式工艺,戏服集美学与传统工艺于一身,或华丽或唯美,可谓是将民间美术集大成的产物。

戏曲中不仅行头美,文辞,姿态皆散发着东方美韵,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曾赞百戏之祖:“昆曲无它,唯一美字”。

·

儒雅·美文

诗、词、曲、赋的综合沉淀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荡春如线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

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是几千年来中国古典文学中诸多文体深度锤炼、积累沉淀的硕果。"《宝剑记·夜奔》中唱词道:“良夜迢迢,投宿休将门户敲。遥瞻残月,暗度重关,急步荒郊。身轻不惮路迢遥,心忙只恐人惊觉。魄散魂消,魄散魂消,叹红尘误了武陵年少。”描写林冲荒郊夜逃,场景、事件、心态描写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几乎无衬字,且用词典雅,展现作者深厚文学造诣。"

昆曲《长生殿》主要取材自唐代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元朝陈鸿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元代王伯成所著《天宝遗事诸宫调》,讲述唐明皇的穷奢极侈,昏庸无道,不仅有高文学价值,更具历史参考意义。

一部昆曲曲文,汇集几朝几代文人士大夫的精湛文学诗篇,风格雅致,典入其中,是展现古代文学,古代生活方式与民俗的综合体。

文人通过唱词展示才学

在昆曲中寻到如梦般闲适

唱词也诠释着文人的审美、品格

曲文描绘美人美景,念白道出百年前文人的梦境与现实,字词间是精心雕琢过的绮丽,园中摇荡着的是春色亦是情思...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与魅力,在悲欢动人的故事中延续着诗心。

·

气韵·身段

一举一动皆神气

戏曲业界有句行话:“内行人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昆曲中单手部动作就形式各样划手、掏手、云手、翻手、盘手...每个动作都有严格要求,一颦一笑不仅是对角色的诠释,更包含古人思想性格的展现,嗔、喜、怨、哀,叙述刚柔相融的性情。

黄旙绰在《梨园原》中明确指出“身段八要”:“辨八形,分四状,眼先引,头微晃,步宜稳,手为势,镜中影,无虚日。”人物的灵动传神全在形态之上,神态对了角色便活了。

昆曲的独特文化品位来自文人士大夫文学修养的注入,体现着他们的审美,形态高雅,表演细腻,舞姿飘逸。动静之中,规与矩之间,是那个时代雅士涵养的重现。

昆曲可以让人在欣赏、理解、领悟、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气质。美不局于形,而沁入身心,自内而外的古韵高雅。

·

薪传古剧

敬畏传统

戏曲几百年来一直以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为主,戏曲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专注、持之以恒的精神,依靠着言传身教的方式,更凭借人与人间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

年刘奇葆部长在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从传艺、传神、传德三个层面,具体阐述了继承戏曲文化传统的意蕴与内涵。

德为一切之基,师德为传承之本,秦汉胡同有戏的每位老师,均为戏曲科班出身,坚持教授自己行当的戏,不求繁而不精。从最基础的咬字、开嗓、台步、手势、水袖...到灵动的心应神,谨承古制,坚守原则。

虽然国家针对戏曲文化拥有众多利于升学的扶持政策,而有戏老师们更注重孩子们的兴趣,会做一些基础测试看孩子是否适合学习戏曲,负责任的双向选择,帮助孩子往更适合的方向发展。秦汉胡同有戏学员比赛获奖(上)秦汉胡同有戏学员课堂练习(下)

专业的昆曲老师一招一式、一声一调演示的小班制教学,对曲文的讲解也有独特的方式,针对学员们理解不了的情感,使用情感同比的方式促进其了解。

杨亚男老师国家一级演员秦汉胡同有戏教师工武旦、刀马旦、花旦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五届青研班”师从王继珠、王芝泉、刘琪、邢美珠、闫巍、史依弘、张啸竹、刘佳等老师;曾获第五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三届“红梅荟萃”金奖。张惠老师国家三级演员

秦汉胡同有戏教师

原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

主攻闺门旦兼正旦,自1年起,先后跟随张毓雯、顾凤莉、秦肖玉、张正芳、刘异龙、梁谷音、张静娴等昆曲名家学习;

担任《喝彩中华》第一季技导老师,在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配音昆曲部分,配音《爱思小姐档案集》昆曲部分;

曾出访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吴燕妮老师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戏曲表演(昆曲)专业

秦汉胡同有戏教师

曾担任上海市闵行区第三中学昆曲社昆曲教师;

曾担任宋庆龄小学艺术节昆曲节目策划及导演;

曾两度受邀赴台湾参加两岸文化交流演出。

在曲词中培养古文语感在戏服、舞台中提升美感在日常训练中培养坚韧、忍耐、专注的能力秦汉胡同有戏有昆曲成人班哦,将自己的兴趣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更深入了解昆曲之美。文末戳“阅读原文”预约昆曲体验课目前,秦汉胡同以下分馆有昆曲课程,将在更多校区开设昆曲课程,敬请期待。

七宝馆

青年路北横沥路43号(七宝同心圆内)9号线七宝站附近

富都馆

浦东新区东方路号富都广场3楼16-17号(近蓝村路)地铁4、6号线蓝村路站

镇坪馆

中山北路号2楼近镇坪路3、4、7号线镇坪路站3号口

中环馆

普陀区真光路号中环百联3层G08-3F-0-A3F室

金汇馆

上海市闵行区红松路号金汇广场第3层室

徐汇馆

宛平南路-号

莘庄馆

莘松路58号东苑丽宝广场3号楼4楼地铁1号、5号线莘庄站附近(龙之梦对面)

秦汉胡同有戏学员王抱一

▼阅读原文,预约昆曲体验课哦!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