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风水先生说护宅树 [复制链接]

1#

气温骤降,门前的玉兰花依然自顾自地开了。

几天前还是光秃秃的,树枝瘦骨伶仃地伸向天空,干枯得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征兆。

没过一周,映入眼帘的就是满树含苞待放的玉兰花。

走近细看,雪白雪白的花瓣或紧或松簇成一朵花苞,高高绽放在枝头,没有绿叶,只是一片片白的有些清透的花瓣,亭亭玉立,风韵独特。

花儿的香味也是清幽的,淡淡的,不浓烈,不娇艳,在寒风中摇曳,若有若无。

查找玉兰的相关资料,原来玉兰因其“色白微碧、香味似兰”而得名,又名木兰、望春、辛夷、玉堂春等。

玉兰是广受喜爱的庭院观赏植物,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为证。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玉兰吟诗作画,其间最有代表的当属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

《玉兰图》局部,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他执笔画玉兰,《玉兰图》上的白玉兰或含苞待放,或肆意绽放,纯白无瑕,纤尘不染。

他倾心咏玉兰:

?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将玉兰之形象勾勒的栩栩如生,玉兰虽不似梅花清逸,却自有一番绰约风采。

鲁迅先生也曾写过“寒凝大地发春华”,赞扬玉兰在春寒料峭中的坚韧。

有人喜欢,自然也有不喜欢的。

张爱玲笔下的玉兰就是大相径庭。

在她的散文集《流言》中,写到花园里的一棵树:

花园里唯一的树木是高大的白玉兰,开着极大的花,像污秽的白手帕,又像废纸,抛在那里,被遗忘了,大白花一年开到头,从来没有这么邋遢丧气的。

?

对这段描写,大家有很多评论,认为也许是张爱玲的笔误,她描写的可能是广玉兰。

因为玉兰花期很短,不过一两个星期,不可能一年开到头,只有春季长叶前开一次花。

而广玉兰花期长,在亮而大的叶从中开着白而大的花朵,略有青涩的香味,时间一长,花瓣上就有点锈迹,倒是“像污秽的白手帕”。

还有评论说,没有见过比白玉兰更皎洁的花了,谢的时候虽然难免落魄,但绝不是“邋遢丧气”的。

?

众说纷纭,也许张爱玲是笔误,也许是借花隐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又驻足仰看门前的玉兰花,想起心学大师王阳明所言: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既来看此花,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

你不看花时,花开花落于你毫无意义。

你来看花时,花的盛开对你才有意义。

?

此刻的我,看到玉兰花优雅从容地绽放,感受到了这冰冷春寒中的丝丝温暖。

每个春天都会如约而至。

祝福此刻的你:眼里有花,心里有暖!

此花不在你心外。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看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