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作青果巷组诗冯光辉江苏 [复制链接]

1#

芬芳之树 章治萍|摄影

青果巷

谁都看到,青果巷

每年都会收获一千担青果

谁都知道

走一次叶绿清香的青果巷

不会见到半粒青果

光阴逝去青果不青

千万别以为,刻意寻找

可以寻找出掩藏在巷内的

青果寓言或者青果童话的册页

沉甸甸的青果

与册页无关

青果巷的每一扇门窗

瓣开都是成熟的课文

我们无法驰函飞流直下的历史

去查询结果季节

只知道,能够炸裂人间混沌的

就是具有伟力的青果

成因乃滴滴琼浆凝固

为果乃翩翩玉液淬砺

一巷明澈穿越

一巷重彩泼墨

一巷无量抒发

一巷熏风而过

异果同巷

青黄两向

我不与青果巷失之交臂

我不予青果巷诗以具象

满满的历史已经挂满青果巷

满满的青果巷也已经挂满历史

她的静穆和她的驰名,留存的

是同一个清澄的回答。古往今来

青果巷就留存一颗果实——

因果

我遇见一架筝骨

在青果巷的一堆瓦砾上

我遇见一架筝骨

似乎是一只乐不思归的鹰的残骸

线已不见纸已不见

光鲜不见主人不见

仅剩竹篾还能辨别

是从飞翔中跌落下来

还是被搬迁的居民遗弃

我不得而知。只知道

结局,总在纳入我的笔尖

使得钢笔永远处在墨水饱满的状态

很好。新年第一天

便有飞翔的词汇在我眼前

轻轻飞扬而上的

是内心感悟一种从未有过的历练

鹰的历练和筝骨一样

只是孤寂地在瓦砾或天庭寻找生命的沃土

或者贴着斑驳的崖壁或墙壁避冬

因为冬天总是漫长

因为冬季照样存在活泛的虫子

照样可以吞嚼筝骨以至断裂羽翼

其实,筝骨陈横与风筝飞翔

都与主人是否心灵失重有关

我确幸自己没有失重

因为行囊在我的背上增强着脊梁的力度

从筝骨上折一段竹篾

作为鹰的生命标本

与墨水一起庄重地进吸我的笔管

我知道,筝骨在冬季的任何一个瓦砾

都可以萌芽以至获得勃勃的再生活力

今年的春天以及今后的春天

属于我的筝骨一定长势丰茂

一定给予风筝的滋润

我的心尖上

因为有一抹萌芽与筝骨的相同属相

也同样在瓦砾里可以待哺生长

直至

在云层击打雷电

倒扣的水缸

一只被时光吞剥了沿口的缸

在斑驳的墙角下孤零零地倒扣着

没有人的眼光去摩擦它

也没有人能够围着它

像神山去虔诚地朝拜它

曾经与我们的户口簿紧贴在一起的水缸

似乎过去

谁知

依然闪烁陶釉光芒的水缸

倒扣着无数家庭的生机

倒扣着与水有关的干涸盛夏

倒扣着与咸菜有关的饥饿严冬

我想挪开它,看一看

祖辈的身影

缸底朝天,积蓄往年的雨水

一汪浅水,在阳光下清澄如镜

可以照见我

我也看见

深深地与水缸维系的一家人

薄缸一只

我以六欲之力,却无法挪动

它依然承载一代代人的

七情之重

水缸,如一筒厚重的电影胶片

默默存在我高于眼界的内心

花 台

在我的眼睛还够不到台沿时

花台上的四季总是青翠欲滴

无论是天竺还是绣球

无论是月季还是兰草

都在庭院里弥漫清清幽香

这条小巷有多少庭院

就有多少花台

比花台更多的

是巷弄里的人对花台的眷恋

盛家阿姨发髻上的月季

是吴家阿婆在自家花台上摘的

恽家丫头辫梢上的栀子

是王家爷爷家的花台上长的

李家小姐胸前的白兰花

是刘家大哥家的花台上採的

葱郁的花朵使得小巷夜晚清月

蓬勃的花朵使得小巷白日暖阳

花台,培植了弄堂

也培植了人的向往

庭院一角

祖辈总会按照万卷书脊的方式垒筑花台

更会按照抚养孙儿的方式种植花朵

一条小巷

万朵蓓蕾

谁都不敢亵渎花台上千娇百媚

可当,我的目光高过花台

吴歌燕啾已不在

梅兰竹菊也不在

我只能够看到

一条弄堂,仅剩半壁泥台

囤的,只是以往的残垣断壁

将弄堂移植到历史书的筛子里

筛眼里漏下了年月

漏下了人名

甚至于事件的细节

但没有漏下

一方花台

我的隔壁有人在唱歌

我的隔壁有人在唱歌

没有伴奏带。他在干唱着

不知他从什么地方窃得快乐

立在窗口有滋有味的唱

他会唱很多歌

每首歌就唱三两句

从大阪城一下子滑到拔根芦柴花

从春来茶馆一下子滑到打虎上山

也可以从小铃铛滑到我爱北京天安门

也可以从鲁冰花雪绒花滑到三套车喀秋莎

而且没有一句能够唱到谱上

但他天天还在唱

歌词缭乱

歌声坚定

他唱得很投入很动情

不连贯的歌词和跑调的歌声

带着烈风般的金属

总在黄昏冲击我

我的安静时间被他搅乱了

小巷的安宁被他搅乱了

有人去交涉

他说他喜欢唱

唱歌是唱一生的大喜大悲

只要心不抽搐

就一直唱

不唱上几句,难过

他的歌声依然天天在我的隔壁响起

我记下他唱歌的歌名

想将歌名筑成一条石板路

走过去看看他的从前


  冯光辉,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年出生,金坛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巴颜喀拉有舞》、《威风锣鼓》,长篇小说《最后的蚁王》,小说集《悬空的机器》等。先后在《诗刊》、《中国作家》、《诗歌报》、《萌芽》、《雨花》、《扬子江》诗刊等发表作品。有诗作入选《‘91全国诗歌报刊集萃》、《诗歌报10年精华》、《绿风诗刊百期集萃》、《中国诗歌选》等诗歌年选、台湾诗歌年选。散文《台湾岛上一滴运河水》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作品曾获《诗刊》年度优秀诗文奖、诗刊社诗歌艺术文库年度优秀诗集奖、紫金山文学奖、《青春》诗歌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入围。

本期发稿:章治萍

关于诗家园

微刊选用诗人名录

栏目设置

编务团队

投稿信箱

冯光辉(江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