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文middot疁风犹忆儿时叫卖 [复制链接]

1#


  我家在西门老街,尽管不是临街而居,但仍可以听得到老街上人们来来往往的脚步声,而旧时小贩们沿街的叫卖声,更是声声入耳,清晰极了。


  老街上的叫卖声一年四季都有,从不间断。从白天到黑夜,可以变换很多不同种类的叫卖声,那叫卖声中有本地乡音,还有部分非本地口音,而是各地的方言,有的像唱山歌、小调,有的似顺口溜,有的忽高忽低,有的拖腔很长,但都抑扬顿挫、有腔有调,本地人或多或少会光顾他们的生意,成为老城内的一道旧时风光。


  然而,在众多的叫卖声中,我最爱听的就是关于“吃”的叫卖声:挑担的小贩一声长一声短,用各地的方言“唱出”某种食物的名字时,孩童们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争相购买,那场面别提多欢快了。


  白天,常常听到的是“黄楝头、香椿头、檀香橄榄、卖橄榄……”的叫卖,通是挑着两个箩筐的中年男子,用本地口音叫喊着。那时觉得黄楝头、香椿头特别好吃,有点苦,有点咸,有点麻,嚼了一阵后又觉得又有点甜,满口清香,回味无穷,而且价格便宜,几分钱就可以起卖,是儿时解馋的佳品。


  晚上,常常可以听到的是“桂花赤豆汤、现烧小馄饨……”的叫卖声,有时是男人的叫卖声,有时又是女人的叫卖声,也许他们是一对夫妻档,都是本地口音。记得儿时睡得早,一觉醒来,会听到他们仍在叫卖,那声音游荡在宁静的西大街上,传得格外远。细听,觉得有点凄切,使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小贩们为了养家糊口,十分艰辛。


  还有季节性食物的叫卖声,如每到秋季时节,银杏的果实,嘉定人俗称“白果”熟了。就有当地人收购后,加少许作料炒熟,然后沿街叫卖:“糖炒热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来——”那悠长的叫卖声让孩子们馋得口水直流,恨不得马上买几个品尝品尝。


  自然,我也爱听卖花声,每到黄梅季节,正是白兰花、栀子花盛开的时节。嘉定不出白兰花,大多来自苏州。卖花人大多是苏州妇女,她们挎着的篮子里面放了花,沿街叫卖:“栀子花、白兰花……”一路甜糯的苏州口音,一路飘着花香。爱美的女性会买上几朵,栀子花插在瓶中清供,白兰花就佩戴在身上,香溢四周。


  来源:陶继明/文,图片来自网站


  编辑:王晔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