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街头最后的卖花阿婆73岁,早出晚归, [复制链接]

1#

“你不懂的,今生卖花,来生漂亮。”

01

“栀子花、白兰花……”在上海,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就是街边“白兰花”的香味。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逛马路,这吴侬软语的叫卖声伴随着街头白兰花的清香,沁人心脾。白兰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她廉价,但不妖;她香甜,却不魅。时光流转,在父母那一辈的年代,香水还是一种奢侈品。而物美价廉的白兰花,深受上海女人的喜爱。“白兰花是上海女人的香水。”“看到一定会买的,这是上海夏天的味道。没有任何一款香水可以比。”而如今,在整个上海,还在坚持卖白兰花的,也许只有几个人了。她们大多都已经七八十岁了。上海阿婆是怎么卖白兰花的呢?早晨,她们拎着竹编的篮子,展开一张小折叠凳,就“开业”了。她们的篮子里通常垫着沾了些水的深蓝色毛巾,放着串成链的茉莉花、栀子花,最多的就是白兰花。米白色的花蕾,两朵配一对,穿插到小铁丝圈的尖脚,能够让女孩戴在外衣纽扣上,也能直接当手链用。通常,阿婆的花摊一出,阵阵花香总能让路人注目回头。以前,路人经常会停下脚步和阿婆聊几句;而现在,形色匆匆的人群,似乎很少会注意卖白兰花的阿婆了。儿时,每当我们驻足脚步,看向卖花阿婆时,她正摘下鬓角那支花,笑眯眯地递给我。“小姑娘,要花吗?很香哦。”你可知道,白兰花遇上手心的温度很容易变锈。只要能卖掉一束,阿婆就开心得像个孩子……

0

这些日子,73岁的徐忠意阿婆在媒体的报道之下,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据看看新闻报道,每天早上10点,在上海黄浦区淮海中路成都南路上,徐阿婆出摊了。阿婆说:“白兰花一串3元,茉莉花一串5元,不管是谁来买花价格都如此。”要知道,3块钱是零几年的价格了,到现在也还没有涨过。虽然阿婆穿着朴素,但每天出门卖花,总要保留一份精致。若买花的人多,她和她的老伴两口子每个月收入能有块钱。但七八月份,天气炎热,街上的人少,也不愿意停留,收入就只有1多。夏日,晚上11点,阿婆的老伴出门进货。每天早出晚归的阿婆,只能小心翼翼地用冰水冰着她的花,防止变锈。哪怕是高温或台风,阿婆也不会耽误卖花。白兰花的花期从5月到10月,这段期间里,老夫妻两人的生活就是重复着进货、加工、卖花……老夫妻上世纪70年代就来上海打工了,两人在上海淮海中路老弄堂的一个仅仅6平米的阁楼生活了近30年,生活环境极为简陋。他们老家在绍兴上虞,农村盖的房子也给了两个儿子。他们屋子里只有两张铺着凉席的木板床,还有一个老式电视机。他们很少吃荤菜,大多都只吃米面和素菜。随身带的斜挎包用了十几年,打了四个补丁也没舍得换。其实,老两口的归宿应该是回家,而不是上海。但在这个城市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他们,似乎也回不去了。最初来上海打工,徐阿婆为两个儿子娶媳妇拼命地攒钱,做过很多零工。后来,儿子娶妻生子,老两口生活稍微有些改善。但是四年前,老伴又被查出了食道癌……看病的医药费已经花了超过40万,用掉了所有的积蓄,他们还背了不少外债。更糟糕的是,二儿媳妇也被查出来患有癌症,治疗费又是一笔天文数字。这几年,徐阿婆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攒出了一万多块钱,只要留够房租,剩下的她想都打给儿子,带儿媳妇看病。七八十岁出来卖花,背后其实有你想不到的艰辛与汗水,也有你想不到的母爱与奉献。

03

两年前,79岁的王阿婆同样在上海繁华的淮海路上“出圈”,被媒体纷纷报道。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位穿着素净,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的阿婆,在那利索又细致地扎花缠线。王阿婆总笑着说:“戴在手上好香,心情很好的,闻着这个味道,这是天然的香水。”王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了,子女的工作也很忙,没空去陪伴她。阿婆不愿给他们增添压力,就出来卖卖花,不为钱,主要是想找人说说话。“一个人在家好闷的呀。”阿婆说着说着,就有些哽咽。每天早上四点,王阿婆都会准时到销售点拿花。拿了1斤花之后,有时候卖不掉,只能摆在家里,好香。她一个人住,感觉家里处处飘香,似乎花也像陪伴她的家庭成员。她早上七八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八点才回家,风吹日晒的工作节奏,或许比我们社畜的还辛苦。阿婆却乐此不彼。她通常吃午饭都是自己打包带一点应付着。而晚饭,会回去自己做。她说:“都是很简单的,我不是吃得很考究的,只要吃饱不饿,就可以了。”

04

还记得以前人民广场地铁站里卖花的阿婆么?她更是已经超过了80岁了。这位阿婆姓方,退休后并没有开启“退休模式”。珍珠项链,翡翠镯子,行头讲究,干净利落,娴静可亲,有着上海老太太特有的不张扬的讲究和优雅。她卖手工白兰花也已经0多年了,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些芬芳之物的爱好者和佩带者,“那时本地的小姐和太太们都愿意戴,我也喜欢,那时候1毛钱一串,得有几十年了。”谈到她亲手制作的手工花,阿婆再熟悉不过了,如何佩戴,怎样才能保鲜时间更长,各种花的花期……印象最深刻莫过“好运花”,用玉兰搭配心想事成花。她告诉我们,这些花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她会亲自把白兰花别在你的衣服上,说是作为长辈给你的祝福,也会向外国友人“推销”,把上海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跟阿婆聊天的时候,来了两个小姑娘,从阿婆这里买了两朵白玉兰分别挂在自己衣领上。为什么要买这花?两人相视一笑:“从小家里长辈都给小孩子买白兰花戴,妈妈奶奶也会戴,好看好闻。”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80多岁的卖花阿婆也开始学了起来新技术,比起其他带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