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m/今年春节由于受疫情影响,期间我几乎不出家门,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几乎所有闲余时间都在刷新闻。有网友说,今年春节档的“神片”当属《你好,李焕英》莫属,这部由贾玲导演又主演的处女作目前票房已经突破了四十亿万,已经成为所有春节档贺岁片中的一匹黑马,影片故事情虽然不复杂但笑点众多,除此之外感人的故事会让你哭得稀里哗啦。
如今网络如此发达,不管是哪部流行的电影也会在电脑上看到,虽然迟看几天也没有电影院的音响效果,但还是能满足任何人的精神享受。最近网络上几乎全是对这部影片的好评,看的文章多了,加上一天到晚在家有点无聊,难免经不住网络宣传的诱惑,于是花了一百多大洋,买了三张片全家人破天荒地上了一次电影院。
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原以为影片故事一定会特别感人,也已经会让我们全家人感动得流泪。但在看电影时却让我有点失望,心中期待的情景没有出现,自己也没有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哭个不停,不仅我没有哭,我身边在座的观众都没有哭。我不是个心硬的人,更不是个不容易被感动的人,也许这部电影情节没有撞击到我情感世界最柔软的地方吧,也许是影片的某些情节,尤其是穿越的情节让我产生抵触心理了吧,所以对整个故事失去了兴趣,产生了虚假的想法,再也无法融入到影片情节中和人物产生共鸣了。一个不被我内心接受的东西,又怎么能感动我呢!
为了验证我不是铁石心肠,身边的观众也不是些感情不“丰富”的人,我特意看了一下四周的观众,远处一名老头不知何时在靠椅上睡着了,几个年轻人正在刷视频,还有几个中年女人在玩视频通话,几个小孩子边吃爆米花边小声说话。其他人在专心地看电影,也许是光线有点暗的缘故吧,看不清他们的神情,自然无法判断得出他们是否被感动得留下了热泪。
不过,这部影片中那些搞笑的近似小品情节的几个片段确实搞笑,不但引来了小观众的阵阵笑声,也成功地让我这个不善于情感表达的半百老头笑了一下。而且,影片中那些工厂工人看电视的生活片段和片中的那些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曾一度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出生在西北一座偏远的小山村,我们那儿虽然偏僻但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在我们乡镇有三个煤矿和一个县级水泥厂。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县水泥厂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因为是全乡唯一的一台电视机,所以刚买来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有几百人去看电视。电视放在水泥厂办公室的外面,厂里职工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将电视机围了个水泄不通,尽管电视信号不强图像不清晰,但电视中播放的《射雕英雄传》和《霍元甲》两部电视剧深深地吸引了所有人。电视剧情节紧张是全场观众都屏息凝视,心脏提到了喉咙眼,当剧中英雄战胜敌人时全场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人露出舒心的笑脸。我和大人们每晚都要早早地赶十几里山路再趟过一条河去县水泥厂看电视,深夜看完电视又要往回赶,来回的路上边说边笑和一些小伙伴打打闹闹,仿佛没有疲乏也没有忧愁似的,每天都快乐极了。后来离村子最近的煤矿也有了电视,煤矿又成了我和大人们每晚必去的地方。
影片中那些八、九十年代的歌曲,也是从煤矿的高音喇叭中听到的。记得离我们村只有二三里路的煤矿有一个广播室,负责播放广播的是一个几乎天天都穿着长裙上班的二十几岁身材高俏的姑娘。她双眼皮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巴,五官精致皮肤白皙,留一头披肩发,长得很漂亮,就想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女一样。我们这些孩子也许是穿惯了布满补丁的衣服,没见过漂亮的裙子的缘故吧,无论男女都喜欢看她穿裙子的样子,所以每天傍晚都会早早地去看电视,顺便到广播室瞧一瞧长这么大从来也没有见过的衣服和那么漂亮的姑娘。她看到我们不高兴时会呵斥让我们离开,高兴时又会招呼我们到她跟前听歌。她有好多磁带和唱片,让我们听得最多的歌曲是《东方红》系列红歌,还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兰花草》等校园歌曲。其实,他们煤矿每天早中晚都会播放这些歌曲,有好多歌曲我们早已经从她播放的广播里听过了。
我们北方不种水稻,当时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小麦,每年夏天麦子熟了,我都要和父母一起上山收割小麦,早上天不亮就带些干粮和一壶水出发,一直割到中午太阳晒得地皮滚烫的时候才回家。农民家的孩子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是农民家的孩子,都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记得刚开始跟父母到山上去割小麦的时候,我主要负责捡遗落在地上的麦穗,再后来帮大人抱割下的麦捆,将它们放在一起等父母回家时再将它们垒成垛。好像是在上小学三四年级时,我学会了割麦,每年夏天开始和父母一起割小麦了。火辣辣的太阳,恶毒地照在流淌着热汗的后背上,晒得被麦芒刺破的皮肤生疼生疼,汗水流进一道道被麦芒刺破的小伤口,火辣辣得疼。刚开始割不下几捆小麦就累得腰酸背痛,四肢乏力,口干舌燥浑身疲乏。但是父母不休息,你就得休息一会后咬着牙和他们一起继续干活,直到收工回家为止。
后来长大了点,也掌握了用镰刀割麦的技巧,适应了干这样的农活,干活速度快了,感觉割小麦也没有多么辛苦了。日月如梭,斗转星移,现在我一年过半百,但那些辛苦的日子却深深地留在了心灵深处,成了永久的记忆。
看电视,听流行歌,割小麦这些场景我都经历过,所以影片一下子将我带到了曾经的八十年代,有一种充满苦涩而又甜蜜的亲切感。但除此之外,好像影片再没有将我感动过。
不,贾小玲妈妈骑着自行车,带着让她在所有亲朋好友面前丢尽脸面的女儿出车祸的镜头让我感动过。虽然是小小的感动,但的确当时我心底泛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我为伟大的母爱感动了。
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孩子父亲的我,从贾小玲母亲身上不仅看到了母爱的无私和包容,更看到了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眼里是一根“朽木”,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女儿的希望,她对女儿的希望不高,要求也不高,只要女儿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诚实地生活,他就满足了。
反观我们自己,作为老师对学生要求太高,希望每一名学生都是天才,人人都能考个九十分以上;作为家长对孩子希望太大,要求孩子要时时刻刻努力向上,头悬梁锥刺股卧薪尝胆饱尝皮肉和精神之苦,也要把希望重点大学考上。沉重的学业负担,过高的要求,拔高的希望像三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现在孩子之所以不快乐,之所以和父母矛盾不断,之所以会采取极端跳楼、割腕,哪一个不是拜教师父母所赐,哪一个不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期望值太高,压力太大!
若我们能像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李焕英一样,对孩子的爱只限定在孩子能健康地成长,能快乐地生活该有多好啊!这样,父母和孩子间的矛盾就会少些,人间的悲剧就不会上演,这该多好啊!这也许是电影《你好,李焕英》带给我们每个观众教育的真谛吧。
(图片均来自网络,若侵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