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媒体聚焦是什么让这位市人大代表连续追踪7 [复制链接]

1#

市花,承载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和市民感情,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和美学徽章。

上世纪80年代,市民投票评选市花,白玉兰名列第一,年经市人大常委会审定正式成为市花。一花胜千言。早春开花的白玉兰,从此成为上海城市形象“代言人”。

然而来自上海社科院的相关调研显示,超过一半的年轻市民对市花缺乏了解,不少人尚分不清白玉兰、广玉兰和白兰花。这令市人大代表王慧敏重新审视白玉兰在城市生活中的“显示度”。从滨江公园、城市景观带到郊野公园,她走遍都市街角,寻觅白玉兰的踪影,掌握真实准确的“白玉兰地图”。这一追踪,就是7年。

今年,她联合了来自9个区共26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关于加强上海市花白玉兰文化宣传的建议》和《关于在“一江一河”建设市花白玉兰景观大道的建议》。“希望通过系统谋划、规范引导,推动白玉兰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焕活这枚城市美学徽章;同时加强种源创新、创意设计,拓展城市中的‘白玉兰经济’。”

白玉兰不能沦为“配角”

每次与市容绿化相关的代表集中视察活动中,王慧敏总是提问最多的人。“这里是否种了白玉兰?”“总共种了多少亩?”一次,当她兴冲冲地询问某滨江公园负责人种了多少白玉兰,对方遥指不远处的庭院。几株白玉兰迎风傲立,落在王慧敏眼中显得形单影只。

“各大城市公园虽种植了白玉兰,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很难被注意到。”在她看来,毗邻黄浦江的公共绿地,本最适合展示城市形象,精心栽种培育更多白玉兰。可现实景观中,白玉兰无奈沦为“配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